近期股市频上高峰,银行理财顺势加大权益仓位,争取获得超额回报。这样的“以丰补歉”之术,让此前因为净值化转型产生浮亏的理财产品纷纷回到安全区。 债市走熊带来的固收不景气,正被火热的权益投资冲淡。 7月7日,股市延续“六连涨”,上证指数在前一交易日大涨5.71%创两年半的新高之后,大盘在当日又涨了0.37%,报收3345点。 在股债跷跷板的效应之下,叠加央行持续净回笼下资金面边际收紧,债券交易员有些焦虑。 国债期货T2009在7月6日大跌超1.06%,中证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7日竟达到3.0019%的相对高位,由于收益率越高,债券市值越低,这表明债券自5月之后未能“回魂”,仍在熊市盘旋。 债市此前让银行理财很“受伤”,而在股票市场“快牛”的影响下,银行理财的配置逻辑已悄然生变。 对于股票市场等权益类资产配置,原本态度较为冷淡的银行突然变得热情。 “今年春节复工后,股票市场第一天开市有较大幅度下跌,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后,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下降。现在不但企稳回升,还大幅跳升,主板、创业板都迎来近年来的新高,这激起了理财子公司配置的欲望。”一位华北大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。 他称,原先在疫情发生之后的3、4月份,由于市场利率太低,资产端不好把控,降低了产品发行速度。不过5月中旬之后,随着债市稍有回暖迹象,以及股市表现优异,理财子公司认为,最近几个月是加仓的好机会,因此加快了新产品的发行脚步。 上述理财子公司的配置意见显示,A股、港股都具有相对配置价值,从估值水平看,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处于较低水平。随着纳入权重和外资流入比例提高,本地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加强,投资风格趋同。此外,外围货币宽松的背景下,下半年流入A股的外资或将继续为A股市场带来流动性。 牛不牛已经无所谓了,重要的是,当前是难得赚钱的时机,这种机会对于投资者并不常见,既然出现了,就要很好的把握: 1、牛不牛市,市场赚钱的机会已经来临;现在很多人整天都在问是不是牛市?问题是,这问题没有任何意义,有意义的是如何顺应趋势,获得超额利润。此前创业板翻翻过程中,并未有牛市的声音,但是很多人默默赚钱。而现在,主板连续大涨,很多人却不停追问牛市,但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,就是顺应市场的趋势,寻求盈利的机会; 2、注意短期蓝筹股为主的行情;7月1日之后,市场基本明确了蓝筹股的行情,无论是估值修复也好,补涨也罢,蓝筹股的这波行情已经确立,所以至少在这个阶段上,应该以蓝筹股为主,而不是再去追逐那些相对高位的题材股。否则,这里很可能还是赚指数不赚钱; 3、节奏上需要寻找新的主线;近期券商板块连续4天大涨,短期出现分化也是情理之中,我们昨日也跟大家做了分析和交流。但是,我们同时发现,即便券商一度调整,市场影响也不大,这主要还是其他权重对市场的支撑。所以,在蓝筹思维下,可考虑暂时观望券商等近期大涨的标的,进而关注煤炭、有色、地产、钢铁等相对涨幅较小的标的,或者是即将突破的标的。 |
最新评论